拼音píng zé
注音ㄆ一ㄥˊ ㄗㄜˊ
繁体平則
1.“不平则鸣”,有正义感的诗人遂将满腔忿懑之气形诸笔端,以诗为武器,进行入木三分的讽刺与抨击。
2.守序善良,你遵纪守法,值得信赖,虽然已经过了热血上头的年纪,但胸中不平则鸣的意气未尝消磨,赈危济困,殒身不恤。
3.乱世春秋,又有多少英豪崛地而起!不平则鸣。
4.不过,言归正传,换位思考,物不平则鸣。
5.物不平则鸣,社会不平是造成“以武犯禁”的根本原因,也是织就中国人侠客情结的历史根源,诚如《水浒传》所言:“禅杖打开危险路,戒刀杀尽不平人。
6.物不平则鸣,这位考生发出了“公平、公正到哪里去了”的强烈质疑。
7.物有不平则鸣,胸有郁气当出却难舒。
8.世人惟不平则鸣,圣人以无讼为贵。
9.出了事情,不平则鸣,群众在下面说话,你压得住吗?
10.我是一个人民代表,不平则鸣,反映市民要求,这是我份内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