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降纳顺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招:招引;纳:接纳;顺:归顺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。
出处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回:“昔高祖之得天下,盖为能招降纳顺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āo xiáng nà shùn
注音ㄓㄠ ㄒ一ㄤˊ ㄋㄚˋ ㄕㄨㄣˋ
感情招降纳顺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招降纳叛、招降纳款、招降纳附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日日夜夜(意思解释)
- 野心勃勃(意思解释)
- 恶衣恶食(意思解释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释)
- 火烛银花(意思解释)
- 折臂三公(意思解释)
- 走南闯北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打情卖笑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释)
- 胡支扯叶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战不旋踵(意思解释)
- 改恶向善(意思解释)
- 脸黄肌瘦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- 家常便饭(意思解释)
- 一棍子打死(意思解释)
- 泪眼愁眉(意思解释)
- 处安思危(意思解释)
- 东扯西拉(意思解释)
- 龇牙咧嘴(意思解释)
- 以讹传讹(意思解释)
- 旗开得胜(意思解释)
- 乱世凶年(意思解释)
- 伏法受诛(意思解释)
※ 招降纳顺的意思解释、招降纳顺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目光短浅 | 缺乏远见卓识的、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|
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杨柳依依 | 杨柳:古诗文中杨柳通用,泛指柳树。依依:轻柔的样子。古人送行,折柳相赠,表示依依惜别。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。 |
举贤任能 | 举:推荐,选拔。举荐贤者,任用能人。 |
擦肩而过 | 擦:挨。挨着肩而溜走。指没有抓住机会。 |
寿元无量 | 寿元:寿命;无量:没有限度。祝人长寿的颂辞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作贼心虚 | 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光前启后 | 犹“光前裕后”。 |
连珠炮 | 连续的火炮。比喻说话很快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药治病毒。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公子哥儿 |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横七竖八 | 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 |
散言碎语 | 犹言闲言碎语。 |
千家万户 | 众多人家。 |
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独的样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单单;很难合群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竹篮打水一场空 |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 |
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