夕惕若厉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若:如;厉:危。朝夕戒惧,如临危境,不敢稍懈。
出处《易 干》:“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例子常恐殒越,辜负国恩;寤寐永叹,夕惕若厉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三回
基础信息
拼音xī tì ruò lì
注音ㄒ一 ㄊ一ˋ ㄖㄨㄛˋ ㄌ一ˋ
繁体夕惕若厲
感情夕惕若厉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彬彬有礼(意思解释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释)
- 形神不全(意思解释)
- 大惑不解(意思解释)
- 香销玉沉(意思解释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释)
- 肝胆过人(意思解释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释)
- 多情善感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离弦走板(意思解释)
- 白发苍苍(意思解释)
- 分路扬镳(意思解释)
- 饱食暖衣(意思解释)
- 作壁上观(意思解释)
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释)
- 众建贤才(意思解释)
- 比众不同(意思解释)
- 礼坏乐缺(意思解释)
- 轻重缓急(意思解释)
- 踵武前贤(意思解释)
- 如出一辙(意思解释)
- 避俗趋新(意思解释)
- 困兽犹斗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(意思解释)
※ 夕惕若厉的意思解释、夕惕若厉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混淆是非 | 把对的说成错的;把错的说成对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乱;使是非不清。 |
万众一心 | 千万人一条心。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。 |
褒善贬恶 |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弦外之响 | 比喻言外之意。 |
河鱼腹疾 | 指腹泻。 |
绳锯木断 | 拉绳作锯;也能锯断木头。比喻力量虽小;条件虽差;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阳落山的时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时天色昏暗。 |
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拔苗助长 |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急于求成,反而坏事。 |
无关紧要 | 紧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会影响大局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
面有难色 |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 |
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
短寿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认贼作父 |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
妙语连珠 | 连珠:串珠;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。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。 |
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 |
珠联璧合 | 珍珠联成串;美玉合成双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。 |
他山之石 |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扯旗放炮 | 比喻公开张扬。 |
除恶务本 | 铲除恶势力,必须杜绝根本。 |
变化无方 | 方:方向,引申为准则。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,变化多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