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事宁人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息:平息;宁:安定。指调解纠纷;使事情平息下来;使人们平安相处。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章帝纪》:“其令有司,罪非殊死且勿案验,及吏人条书相告,不得听受,冀以息事宁人,敬奉天气。”
例子我承认我是抱着“息事宁人”的苦衷来接受它的。(闻一多《四杰》)
基础信息
拼音xī shì níng rén
注音ㄒ一 ㄕˋ ㄋ一ㄥˊ ㄖㄣˊ
繁体息事寍人
正音“事”,不能读作“sì”;“宁”,不能读作“nìng”。
感情息事宁人是褒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辨形“事”,不能写作“是”。
谜语防患未然安全操作
近义词相安无事
反义词推波助澜、无事生非
英语make concessions to avoid trouble
俄语замять дело(примиренчество)
日语争(あらそ)いを鎮(しず)めて人々(ひとびと)を安心(あんしん)させる
法语réconcillier les deux parties en conflit(faire des concessions pour régler un différend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浑然一体(意思解释)
- 奉命惟谨(意思解释)
- 月明千里(意思解释)
- 束手无策(意思解释)
- 手下留情(意思解释)
- 嫁狗随狗(意思解释)
- 快马加鞭(意思解释)
- 人面兽心(意思解释)
- 门当户对(意思解释)
- 靡所底止(意思解释)
- 德容言功(意思解释)
- 晓以大义(意思解释)
- 绳锯木断(意思解释)
- 平淡无奇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牝鸡司晨(意思解释)
- 作乱犯上(意思解释)
- 黄雀衔环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释)
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-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气味相投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义不容辞(意思解释)
※ 息事宁人的意思解释、息事宁人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骨肉分离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勤俭节约 |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。 |
死脑瓜骨 | 不开通。 |
新仇旧恨 | 新仇加旧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痛定思痛 |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让人震撼;也让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静。 |
默不做声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闲;自恣:放纵自己。安闲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纵自己。 |
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昂藏七尺 |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 |
谠言直声 |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室迩人遥 | 见“室迩人远”。 |
面有难色 |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 |
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无稽之谈 | 稽:音机;查考;谈:话语;传言。没有根据的说法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快人快语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说爽快话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 |
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飞蛾扑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 |
满面春风 |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 |
困兽犹斗 | 困兽:被围困的野兽;犹:还、仍;斗:搏斗。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