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石下井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投阱下石”。
出处鲁迅《坟·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他日复来,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,‘投石下井’,无所不为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óu shí xià jǐng
注音ㄊㄡˊ ㄕˊ ㄒ一ㄚˋ ㄐ一ㄥˇ
感情投石下井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投井下石、投阱下石
英语hit a man when he is dow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道骨仙风(意思解释)
- 横眉冷对千夫指(意思解释)
- 苦尽甘来(意思解释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释)
- 行不顾言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鬼头鬼脑(意思解释)
- 扪心自问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释)
- 时运亨通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释)
- 唯利是图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苟合取容(意思解释)
-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(意思解释)
- 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(意思解释)
- 骂骂咧咧(意思解释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释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释)
- 除恶务本(意思解释)
- 迷迷糊糊(意思解释)
- 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(意思解释)
- 见所不见(意思解释)
- 专心致志(意思解释)
- 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(意思解释)
※ 投石下井的意思解释、投石下井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小人得志 | 小人: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。 |
死灰复燃 |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。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复:又。 |
自暴自弃 | 自己糟蹋自己;自己鄙弃自己。形容不知自爱;甘于落后。暴;糟蹋;弃:鄙弃。 |
处之泰然 | 处:处理;对待;之:代词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着镇定。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。也作“泰然处之”。 |
丑声远播 |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。 |
打肿脸充胖子 |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。 |
男女授受不亲 | 授:给予;受:接受;亲:亲自接触。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、言谈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断断续续 | 不连续的,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。 |
来踪去迹 | 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亲上成亲 | 谓原是亲戚,又再结姻亲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死对头 |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。 |
钿合金钗 |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 |
珠玉之论 | 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 |
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美人迟暮 |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 |
共为唇齿 | 比喻互相辅助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 |
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坐怀不乱 |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腾声飞实 | 传扬名声与功业。谓使名实俱得传扬。 |
挥戈反日 | 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比喻排除困难,扭转危局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
振聋发聩 |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(发:开启;聩:耳聋)。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