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休等戚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同休共戚”。
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费诗传》:“同休等戚,祸福共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óng xiū děng qī
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ㄡ ㄉㄥˇ ㄑ一
感情同休等戚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同休共戚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痛不欲生(意思解释)
- 心有余而力不足(意思解释)
- 一无所有(意思解释)
- 裾马襟牛(意思解释)
- 褒善贬恶(意思解释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释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释)
- 直截了当(意思解释)
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- 不翼而飞(意思解释)
- 困而不学(意思解释)
- 前脚后脚(意思解释)
- 抱恨黄泉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绿林强盗(意思解释)
- 前仆后继(意思解释)
- 乐以忘忧(意思解释)
- 千真万确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骄傲自满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- 脸黄肌瘦(意思解释)
- 扯旗放炮(意思解释)
- 古来今往(意思解释)
- 盘根错节(意思解释)
※ 同休等戚的意思解释、同休等戚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朝思暮想 |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。形容思念之深切。多用于男女恋情。 |
一钱太守 |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。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。 |
所作所为 |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。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。 |
多才多艺 |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 |
僧多粥少 |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够分配。 |
如法炮制 |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。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。 |
极重不反 | 同“极重难返”。 |
快心满志 | 见“快心遂意”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语。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。 |
飞檐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分路扬镳 | 扬镳:指驱马前进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标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口坠天花 | 据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·序品》载,佛祖说法,感动天神,“六欲诸天及天子众,以天福力雨种种华:优钵罗华,波头摩华……于虚空中缤纷乱坠”,“天华乱坠满虚空,众香普熏于大会”。后遂以“口坠天花”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。华,同“花”。 |
叫苦连天 |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受益匪浅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处很多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丰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 |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。 |
会少离多 | 相会少,别离多。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。 |
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妙语连珠 | 连珠:串珠;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。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离本趣末 | 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 |
惴惴不安 | 指担心害怕(惴惴:恐惧、担忧的样子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