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屏声敛息屏声敛息的意思
píngshēngliǎn

屏声敛息



屏声敛息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摄齐升堂,鞠躬如也,屏气似不息者。”汉·蔡邕《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》:“臣邕怔营惭怖,屏气累息,不知所自投处。”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八回:“连连屏声敛息,不敢作声。”

出处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摄齐升堂,鞠躬如也,屏气似不息者。”汉·蔡邕《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》:“臣邕怔营惭怖,屏气累息,不知所自投处。”

例子连连屏声敛息,不敢作声。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八回


基础信息

拼音píng shēng liǎn xī

注音ㄆ一ㄥˊ ㄕㄥ ㄌ一ㄢˇ ㄒ一

繁体屏聲斂息

感情屏声敛息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定语、状语;指悄不出声。

近义词屏声静气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屏声敛息的意思解释、屏声敛息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妄自尊大 过高地看待自己。形容狂妄自大。妄:过分地;尊:高贵。
死灰复燃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。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复:又。
食不充口 见“食不餬口”。
趁火打劫 趁:利用;乘机;劫:抢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。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
铺张浪费 铺张:讲排场。过分地讲究排场;浪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
形神不全 形:形体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
外圆内方 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
高步阔视 同“高视阔步”。
时易世变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
倒悬之危 倒悬: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
经纬天下 经,纬:治理。指治理国家。
庖丁解牛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
古色古香 (陈设、器物或艺术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。
角巾素服
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
敲诈勒索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;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。
难上加难 难:不容易。形容极端的难度。
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
讨价还价 卖主要价高;买主给价低;双方要反复争议。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;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
度德量力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
有求必应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
知往鉴今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
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,都信心十足,毫不动摇。同“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”。
风风雨雨 刮风下雨,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。
驾轻就熟 驾:赶马车;轻:指轻便的车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。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。
足不出门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
麻木不仁 不仁:失去感觉能力。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;对刺激没有感觉。形容思想不敏锐;对事物反应迟钝;漠不关心。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