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从心上起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愤怒从心底而起。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。
出处《五代史平话·梁》:“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,才听得后,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。”
例子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回:“这璜大奶奶不听则已,听了,怒从心上起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
注音ㄋㄨˋ ㄘㄨㄥˊ ㄒ一ㄣ ㄕㄤˋ ㄑ一ˇ
繁体怒従心上起
感情怒从心上起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;指心中发怒。
近义词怒从心生、怒从心起
英语Anger surges up within one.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麻痹大意(意思解释)
- 自暴自弃(意思解释)
- 顺口溜(意思解释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释)
- 当机立断(意思解释)
- 饮水思源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沤沫槿艳(意思解释)
- 稳操胜券(意思解释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释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释)
- 饱食暖衣(意思解释)
- 举直错枉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饥不择食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不宁唯是(意思解释)
- 偶语弃市(意思解释)
- 当头棒喝(意思解释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释)
- 薪尽火灭(意思解释)
- 逢人说项(意思解释)
- 魂飞天外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哀兵必胜(意思解释)
- 驰魂宕魄(意思解释)
※ 怒从心上起的意思解释、怒从心上起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隔靴搔痒 | 隔着靴子挠痒痒。原为禅宗用语;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;未能悟境触机。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;不中肯;不贴切;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;不解决问题。 |
黄台之瓜 | 黄台:指《黄台瓜辞》,为唐李贤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德容言功 | 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|
男女授受不亲 | 授:给予;受:接受;亲:亲自接触。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、言谈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 |
暮史朝经 | 经:指儒家经典。晚上读史书,早晨读经书。形容勤奋好学。 |
知其不可而为之 |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风急浪高 | 形容风浪很大。 |
钻木取火 |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断织劝学 |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升官发财 | 谓提升了官职,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。 |
勤学苦练 | 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 |
散言碎语 | 犹言闲言碎语。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
走过场 |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,却不实干。 |
光怪陆离 |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 |
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
有机可乘 | 机:机会;乘:趁。有空子可钻。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。 |
息兵罢战 | 兵:打仗。停止或结束战争。 |
为所欲为 | 做想要做的事。形容任意而为;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为:做。 |
背义忘恩 | 指背弃道义,忘却恩德。同“背恩忘义”。 |
持之以恒 | 持:保持;坚持;之:代词;指所要坚持的东西;恒:长久;指恒心。有恒心地坚持下去。也作“持之以久”。 |
英雄所见略同 | 所见:所见到的,指见解;略:大略,大致。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。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。 |
泪眼愁眉 | 带泪的眼,发愁的眉。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。 |
徐娘半老,风韵犹存 | 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,泛指妇女。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。 |
解甲休兵 | 见“解甲休士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