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国殊俗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绝国:异国。殊俗:不同的风俗。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。
出处《文子·精诚》:“天下莫不仰上之德,象主之旨,绝国殊俗,莫不重译而至,非家至而人见之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ué guó shū sú
注音ㄐㄩㄝˊ ㄍㄨㄛˊ ㄕㄨ ㄙㄨˊ
繁体絶國殊俗
感情绝国殊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绝域异方、绝域殊方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从俗就简(意思解释)
- 烽火连年(意思解释)
- 多才多艺(意思解释)
- 有胆有识(意思解释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释)
- 一拥而上(意思解释)
- 名重一时(意思解释)
- 野没遗贤(意思解释)
- 安眉带眼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共商国是(意思解释)
- 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(意思解释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释)
- 兵微将寡(意思解释)
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汗马功劳(意思解释)
- 汲汲顾影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千真万确(意思解释)
- 色厉内荏(意思解释)
- 亡魂失魄(意思解释)
- 骂骂咧咧(意思解释)
- 横拖倒扯(意思解释)
- 忠果正直(意思解释)
- 始终一贯(意思解释)
- 烟消云散(意思解释)
※ 绝国殊俗的意思解释、绝国殊俗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苦中作乐 |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。 |
物阜民安 | 阜:丰富。物产丰富,人民安乐。 |
水至清则无鱼 | 水太清,鱼就存不住身,对人要求太苛刻,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。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,就不能团结人。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
五花大绑 |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,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。 |
付之一炬 | 付:交给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给它一把火烧光。指用火烧毁。 |
歇斯底里 | 情绪异常激动,举止失常。 |
遗形藏志 | 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费尽心计;想尽一切办法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粗服乱头 | 粗服:粗布衣服;乱头:蓬头乱发。形容不讲究修饰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冲锋陷阵 |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风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。同“风情月思”。 |
断织劝学 |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叫苦连天 |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无稽之谈 | 稽:音机;查考;谈:话语;传言。没有根据的说法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切树倒根 | 比喻彻底。 |
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祷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养老的表示: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,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。 |
千真万确 | 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|
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