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宝迷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怀宝:具有才德;迷邦:让国家迷乱。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。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怀其宝而迷其邦,可谓仁乎?”
例子老汉常听得秀才每说道:“幼而学,壮而行,怀宝迷邦,谓之不仁。”(《琵琶记》第四出)
基础信息
拼音huái bǎo mí bāng
注音ㄏㄨㄞˊ ㄅㄠˇ ㄇ一ˊ ㄅㄤ
繁体懷寳迷邦
感情怀宝迷邦是中性词。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。
近义词怀才不遇、怀道迷邦
反义词怀才不遇
英语have talent but refuse to serve one's country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分道扬镳(意思解释)
- 低声下气(意思解释)
- 手舞足蹈(意思解释)
- 俯拾即是(意思解释)
- 高耸入云(意思解释)
- 离经辨志(意思解释)
- 青山绿水(意思解释)
- 零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(意思解释)
- 论黄数白(意思解释)
- 鉴影度形(意思解释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释)
- 动荡不定(意思解释)
- 临危受命(意思解释)
- 遁入空门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火烛银花(意思解释)
- 败俗伤风(意思解释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释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释)
- 拔茅连茹(意思解释)
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致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子继父业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※ 怀宝迷邦的意思解释、怀宝迷邦是什么意思由聚义词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强中自有强中手 | 比喻技艺无止境,不能自满自大。同“强中更有强中手”。 |
卑谄足恭 | 卑:低下;谄:巴结奉承;足:音“巨”,过分;恭:恭顺。低声下气,阿谀逢迎,过分恭顺,取媚于人。 |
自我批评 |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。 |
以权谋私 | 以:凭借;权:权力;权势;谋:谋求;谋取;私:私利。凭着权利谋取私利。 |
头面人物 |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业。就:达到。功绩取得了,名声也有了。 |
蹑手蹑脚 | 蹑:放轻脚步。形容动作很轻;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随。 |
苦口之药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
同心合力 | 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水中捞月 | 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 |
罄竹难书 | 罄:尽;竹: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;书:写。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多形容罪恶累累。 |
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饭囊酒瓮 |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 |
讨价还价 | 卖主要价高;买主给价低;双方要反复争议。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;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 |
古往今来 |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断织劝学 |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兵戎相见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见。指用战争解决问题。 |
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闲情逸致 | 逸:安闲;致:兴致。指毫无事物所累;轻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。 |
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知往鉴今 | 鉴:借鉴。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。 |
圆凿方枘 | 凿:榫眼;枘:榫头。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避俗趋新 |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|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