巍然不动的成语故事


巍然不动

拼音wēi rán bù dòng

基本解释巍然:高大的样子。形容高大坚固,不可动摇。

出处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道者若丘山,嵬然不动,行者以为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巍然不动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巍然不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入吾彀中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一:“私幸端门,见新进士缀行而出,喜曰:‘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!’”
满天星斗 唐 杜牧《华清宫三十韵》:“雷霆驰号令,星斗焕文章。”
趁火打劫 清 颐瑣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
颠沛流离 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,保有之难也,而共振显之。”
严阵以待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
穷途潦倒 傅抱石《<郑板桥集>前言》:“他的一生,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,穷途潦倒的一生。”
结党营私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》:“宰相植党营私,孤负任使。”
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静,为何叩门?”
劳民伤财 《元史 李元礼传》:“而又劳民伤财,以奉土木。”
陈言务去 唐 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惟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