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地而趋的成语故事


画地而趋

拼音huà dì ér qū

基本解释趋:疾走。只在规定的范围内行动。比喻不知变通。

出处庄周《庄子 人世间》:“已乎已乎,临人以德;殆乎殆乎,画地而趋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画地而趋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画地而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吠影吠声 清 梁启超《管子传》第一章:“而后之陋儒,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,乃反吠影吠声。”
服牛乘马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。”
怪诞不经 明 凌濛初《<二刻拍案惊奇>原序》:“有如《西游》一记,怪诞不经,读者皆知其谬。”
迟疑不决 《隋书 段文振传》:“迟疑不决,非上策也。”
自暴自弃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
日日夜夜 洪深《青龙潭》第二幕:“这里,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,车的晕倒在水车上。”
防患于未然 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乐道好古 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断断续续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4回:“只见水面上或一朵,或两瓣,断断续续,皆有桃花。”
言而无信 《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为言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