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理厌心的成语故事


切理厌心

拼音qiē lǐ yàn xīn

基本解释切合事理而令人心满意足。

出处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体性》:“显附者,辞直义畅,切理厌心者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切理厌心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切理厌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债台高筑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诸侯王表序》:“有逃责(债)之台。”唐 颜师古注:“服虔曰:周赧王负责(债),无以归之,主迫责急,乃逃于此台,后人因以名之。”
易放难收 宋·朱熹《答巩仲至》:“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,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,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。”
一无所有 《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风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。”
节用裕民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
物尽其用 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这倒是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两全其美。”
假公济私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
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时素臣正在得君,真个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。旬月之内,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。”
凿壁借光 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心里有鬼 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28章:“你这个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。”
香销玉沉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玉盆记》:“他怨悠悠香销玉沉,乱纷纷碎滴珠囊逬,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