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旄仗钺的成语故事


秉旄仗钺

拼音bǐng máo zhàng yuè

基本解释秉:执持;旄:古代军旗;钺:掌权的兵器。比喻掌握军事大权。

出处《尚书·牧誓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秉旄仗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秉旄仗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节用裕民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
反复无常 宋 陈亮《与范东叔龙图书》:“时事反复无常,天运所至,亦看人事对付如何。”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乎!’”
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箪瓢屡空 晋·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,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。”
臭名远扬 《宋书 刘义真传》:“案车骑将军义真,凶恶之性,爰自稚弱,咸阳之酷,臭声远播。”
源源不断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
苦口之药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奋传》:“夫良药苦口,惟疾者能甘之;忠言逆耳,惟达者能受之。”
促膝谈心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大郎置酒相待,促膝谈心,甚是款洽。”
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秦始皇帝游会稽,渡浙江,梁与籍俱观。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