硁硁之见的成语故事


硁硁之见

拼音kēng kēng zhī jiàn

基本解释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。

出处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击磬于卫,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,曰:‘有心哉,击磬乎!’既而曰:‘鄙哉!硁硁乎!莫己知也,斯已而已矣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硁硁之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硁硁之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革风易俗
发综指示 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”
多谋善虑 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画策》:“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,何不替我筹度一番,行了这个方便也好。”
鹤立鸡群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有人语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
人心归向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
悬崖勒马 元 郑德辉《智勇定齐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,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。”
反面无情 明 邵璨《香囊记》:“他也是一个君主,恐怕反面无情,那时节悔之晚矣!”
挖空心思 清 俞万春《荡寇志》:“今此贼挖空心思,用到如许密计,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。”
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时至运来,当在三五。”
民不畏死 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