馁殍相望的成语故事

拼音něi piǎo xiāng wàng
基本解释馁殍:饿死的人;相望:相互连接。形容饿死的人非常多。
出处唐·陆贽《请减京东……粮事宜状》:“烟火殆绝,都市之内,馁殍相望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馁殍相望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馁殍相望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” |
算无遗策 |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 |
疙里疙瘩 |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五回:“滋着一脸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领,腰系丝绦,疙里疙瘩,光着两只脚,拖一双破草鞋。” |
源源不断 |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 |
神出鬼入 |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善者之动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
语不惊人 |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诗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 |
量能授官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今陛下躬行大孝,鉴三王,建周道,兼文武,厉贤予禄,量能授官。” |
进谗害贤 | |
钿合金钗 | 唐 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唯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” |
无关紧要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七回:“可见字音一道,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。大贤学问渊博,故视为无关紧要;我们后学,却是不可少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