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的成语故事

拼音chā yǐ háo lí,shī zhī qiān lǐ
基本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出处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’”
暂未找到成语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艺高人胆大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6回:“这正是艺高人胆大。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:‘实是半路出家,何必施主追问呢?’” |
一塌糊涂 |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:“与其顾惜场面,硬充好汉,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,还不如一老一实,揭破真情,自寻生路。” |
气充志骄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遂合诸侯于嘉陵,气充志骄,淫侈无度。” |
臭名远扬 | 《宋书 刘义真传》:“案车骑将军义真,凶恶之性,爰自稚弱,咸阳之酷,臭声远播。” |
自强不息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 |
广阔天地 | 毛泽东《<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>一文按语》: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,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。” |
仁义道德 |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 |
同心合力 |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 |
百无一是 |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无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临,极为难处。” |
过而能改 |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过矣,将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谁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 |